分享成功

[网友播报] 让“养老”变“享老” “微驿站”打造家门口的银龄“幸福圈”

      问题与需求:
      适老化设施不足,服务供给单一
      金点子行动:
      打造金色尚府银龄服务驿站
      让“养老”变“享老”
      “微驿站”打造家门口的银龄“幸福圈”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已成为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任务。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往往使老年人陷入孤独与信息闭塞的困境,邻里关系的疏远更让他们的生活缺乏温暖与活力。如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温馨的养老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宁海县桃源街道谢豹社区聚焦群众“家门口的烦恼”,积极探索做优养老服务新路径,助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行动过程
      一、空间革新:从“杂物间”到“幸福家”
      金色尚府银龄服务驿站坐落于金色尚府1号楼北面1-2商铺,社区通过盘活闲置商铺资源,将原本杂乱的空间改造为功能齐全的老人“幸福家”。驿站内设冰壶游戏区、手工制作区、书报阅读区、观影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改造过程中重细节关怀:入口加装醒目扶手,厕所进行无障碍设计,进门墙面设计为“敬老记忆廊”,悬挂助老、敬老照片,既保障安全,又唤醒社区文化记忆。一位老人感叹:“以前这里堆满杂物,现在成了我们的‘乐园’,每天和老伙伴们相约见面,日子充实得很!”

      二、服务跃迁:从“局限性”到“多元化”
      突破传统养老服务局限,以“老有所为”为目标,推出个性化服务菜单。网格员化身“温暖使者”,不仅贴心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参与冰壶游戏,还组织京剧课堂、非遗手工、书法绘画等活动,让老年生活“活色生香”。驿站开设“银龄学堂”,教授智能手机应用、短视频制作等课程,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热衷公益的老人加入“银龄志愿者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手巧的居民在“旧物改造工坊”中将废弃物品变为艺术品。通过“以老助老”,让老年人从基层治理“服务对象”转变为“服务力量”。

      三、共建共享:从“独角戏”到“齐联动”
      以驿站为纽带,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居民自治”多元共治生态。联合本地企业设立“银龄公益基金”,支持驿站运营;与本地医院共建“名医进社区”义诊,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千家万户。青年志愿者通过“代际互助”项目,向老人学习传统技艺,老人则从青年处掌握新技能,实现双向赋能。此外,妇女节“掐丝珐琅”活动、百姓舞台演出等,吸引商户、文化团体加入,形成“人人出力、人人受益”的温暖共同体。

      行动启示
      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升级服务内涵、激活多元共治,不仅让“沉睡空间”焕发“银龄生机”,更构建起“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养老新生态。金色尚府银龄服务驿站生动诠释了基层治理“小空间撬动大幸福”的智慧。未来,社区将以“扎根群众需求、强化邻里互助、深耕文化传承、联动社会资源”四点为指引,进一步深化“金点子”行动,织密养老服务网,以“共治共享”激活社区生命力,书写基层治理温暖答卷。
      来源:宁海社会工作
支持楼主

0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415 回复 3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宁海圈
  • 【饭桌上的禁忌,你知道吗?】 1.不要,给别人夹菜 2.不要,第一个动筷子 3.吃饭时,不要抖腿 4.不起身,夹远菜 5.有人夹菜,不能转桌子 6.吃饭喝汤,不要出声音 7.嘴里有食物没咽,不要说话 8.茶壶嘴,不能对着人 9.剔牙,用餐巾或手挡佳嘴巴 10.说话,不要用筷子指别人

    泪痕残

    0
  • 【人间清醒】 生气不如争气,翻脸不如翻身。小事稳,大事狠,没人扶着,自己站稳。 和平共处,是因为,双方都有掀桌子的实力和不掀桌子的修养。 没能力的时候,不要麻烦任何人,有本事的时候,不要联系任何人。

    心灯

    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免费下载宁海在线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