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阵欢笑从教室传来,学生们头戴趣味创意头套,在教师的引导下穿梭于“口算串串乐”“计数拨拨乐”等活动区域。这不是课间游戏,而是城西小学开展“无纸化”期末考试的热闹场景。日前,我县各校一二年级纷纷用“乐考”代替传统笔试,将课堂知识藏进游戏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既培养学习兴趣,更注重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
不同学校的“乐考”各有巧思。水车小学的语文乐考特意设置“说话小百灵”关卡,孩子们化身为能言善辩的小百灵鸟,在口语交际环节畅所欲言。他们清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流畅的表达和生动的描述赢得老师与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让语文表达能力在轻松氛围中自然流露。
数学测评则玩出了新花样。“7和8是黄金搭档!”金阳小学一(1)班的胡沫萱和王艺睿举着数字卡片兴奋呼喊。在“闯关趣玩促思维”活动的“速算联盟”环节,学生们手拿亲手设计的数字卡,根据“和为15”等任务迅速寻找伙伴组队,在协作速算中既锻炼了运算能力,又培养了团队精神。
“乐考”的触角还延伸到了劳动与德育领域。长街二小的教室里,大队辅导员袁老师正教导孩子们最新的红领巾佩戴口诀:“立衣领,折领巾,领巾披在肩,左尖压右尖……”隔壁劳动测评区,二(2)班的胡诗宜边叠衣服边分享:“老师你看,这是妈妈教我的方法,又快又好呢。”“叠衣小能手”等关卡让生活技能成为测评的重要内容,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意义。
而华山小学更将泥金彩漆融入其中,一年级数学测评区里,孩子们变身“泥金彩漆小管家”,根据泥金彩漆作品的尺寸、数量解决实际问题——“展厅里摆放了3排泥金彩漆花瓶,每排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花瓶?”让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在解题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二年级的科学测评聚焦泥金彩漆的制作材料与工艺,孩子们在“泥金彩漆实验室”,认真思考“泥金彩漆常用的天然漆是从哪种树上采集的?”“髹漆步骤有什么作用?”等问题。一(2)班学生仇一璇兴奋地说:“这次乐考不仅玩得开心,还知道了好多泥金彩漆的知识,原来传统文化这么有意思!”
“巡考中有两个瞬间令我记忆犹新,一是老师们的用心,二是孩子们的快乐。”潘天寿小学天明校区校长翁建感慨道。学校用勋章代替分数,孩子们拿着评价表穿梭于各个教室,每“打卡”一项任务就能获得一枚勋章,勋章越多,成就感越足。“大家你追我赶,每个孩子都收获了闪闪发光的快乐成长勋章,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真正落实五育并举。”
来源:今日宁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