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至暑气升 安好神自清凉
中医教你四步养生法
下周一将迎来小暑节气。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应对日渐升高的气温,还要注重调养身心,以适应季节的变化。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击。这表明,随着小暑的到来,不仅风中带着暖意,就连蟋蟀也感受到了暑气,开始寻找凉爽的墙壁栖息,而鹰等猛禽也开始活跃,准备捕食。
结合小暑的气候特点,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鲁盈主任中医师提出以下4个养生保健方法。
小暑起居,晚睡早起。顺应气候变化,晚睡早起,最晚不超过11时入睡;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可适当午睡。
小暑饮食,温凉适度。三伏时节,气温高且湿气大,闷热难耐而大汗频出,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避免损伤脾胃。可选择食用扁豆、绿豆、薏米、百合、莲子等调养之品。
小暑运动,缓慢少汗。暑热伤津,活动量适当减少。做些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慢跑、太极等。
小暑保健,冬病夏治。夏天的阳气最旺盛,也是人体最适宜扶阳的季节。阳气充足了,到了秋冬季节,疾病就不容易复发或加重。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容易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胃寒,关节,亚建康状态人群等都适合冬病夏治。夏日温煦炎热,经脉疏通,人体气血流畅,可以将体内的阴寒之气向外排除,达到鼓舞正气、增强体质的目的。
鲁盈还为大家推荐一款养生药膳——莲子银耳红枣羹。
材料:莲子45克、银耳15克、红枣6枚,冰糖适量。
做法:将莲子、红枣洗净,银耳泡发,三者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莲子烂熟、银耳粘稠,加入冰糖调味。
作用:本羹汤具有补脾润肺、养心安神、美容养颜的功效。适合口干舌红、面色不佳、夜寐欠安的人群食用。
来源:浙江老年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