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一座没有老城回忆的县城
昨天 19:55
Vc1027
来自浙江
宁海在线
宁海的城隍庙拆了翻建之后如同丧失了老城区的回忆和城市特色记忆! 近年来,中国式造城成为一个屡见不鲜的城市话题:迭起而同质化的高楼,绑定了许多个名号的建筑群,又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媒体视角与宣传文案。凭借雷厉风行的大拆大建和颇具争议的形象,耿彦波及其搭建的大同市城市规划框架,可以被看做中国过去几十年来现代化和城市化的缩影。 2007年,杭州市政府找到王澍,希望他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历史街区的综合保护与更新。这里曾是杭州最繁盛的街道,聚集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却在20世纪90年代末走向破败。更新方案讨论了6年迟迟不能落地,几经辗转,项目落到了王澍手里。·杭州中山路。就这样,王澍带着中国美院200多名师生,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调研,细致到连一个具体的门牌号都要记下。最终,他拿出了全新方案:停止拆迁,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在他看来,本地居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向市政府汇报时,他特意写了一句话:“不搞大拆大建也可以做。”经过3年改造,一条小巷密集、建筑各异的新街区完成了。没有宽大的马路,也没有林立的高楼,却在开放一周内迎来了100万市民参观,至今仍是杭州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