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浙江一老板因“免费”停车,被判刑

      近日,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令人咋舌的盗窃案,男子王某因逃缴停车费被法院判刑。
      王某今年40多岁,在普陀本地经营一家餐饮店。由于周边没有免费车位,平日在店里营业时,王某总会把车辆停放在对面的收费停车场,每天的停车费得花个十几块钱。今年1月,正心疼停车费的王某偶然看到,有车辆紧紧跟着前车,在闸机还来不及落杆时驶出,轻松实现“免费”离场。于是他开始有样学样,心里盘算着:“反正每次也就省个十几二十块钱,停车场那么多车,哪能注意到我这点小钱。”
      起初他还战战兢兢,生怕被发现。但随着一次次“成功”,王某的胆子越来越大,不仅熟练运用“跟车技巧”,还发现出口处有一处栏杆缺口可以直接驶出,彻底把这个停车场当成了“免费停车场”。然而他没意识到,这种做法实际与盗窃无异。
      对于王某的行为,停车场管理人员刚开始并未注意到。随着系统数据逐渐凸显该车停车记录与缴费次数严重不符,他们调取监控回溯,才发现王某频繁逃费。2025年4月,停车场报了警。
      经查,2025年1月至4月间,王某以跟车、钻空等方式共逃费71次,总计972元。因其曾有刑事、行政处罚记录,本次属再度犯罪,依法从重处罚。但鉴于王某到案后认罪认罚、积极赔偿并获得谅解,普陀法院予以从宽处理并适用缓刑。最终,王某被法院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法官提醒,依据我国刑法,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构成盗窃罪。停车费单次金额虽小,但长期、多次恶意逃避,将侵犯停车场财产权益,一旦达到法定标准,将涉及刑事犯罪。绝不能心存侥幸,因贪图小利而触犯法律红线。
      此外,偷逃停车费,实为诚信意识的缺失。诚信是社会运行与人际关系的基石,停车缴费则是车主与停车场之间最基本的契约。贪图一时小利,不仅损害个人道德声誉,更将侵蚀长期信用。一旦失信,何以立足社会?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支持楼主

0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513 回复 1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天眼看天下 LV1 举人
    2楼
    自己管理不严格,怪别人逃费。这是权力滥用
    9-19 13:42 · 浙江
    2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宁海圈
  • 【你越静,你越赢】 你在意什么,就会被什么折磨,万事从心起,看淡一身轻。 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 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如可通万事理。 世上最好的放生就是放过自己,生活之苦苦在执着,生活之难,难在放下。

    水手

    1
  • 【学习的本质就是…】 重复、重复、极致重复,坚持、坚持、极致坚持,直到熟能生巧、巧能运用,形成肌肉记忆。 勤奋、重复,大量的练习是给每一个普通人成才的机会! 学习很苦,摆正心态,坚持重复,就会成功!

    缑城月光

    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免费下载宁海在线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