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天明”网友给我留言,我还是说说我的看法:宁海人民大道以南没有一个像样的综合商业体,金水路以北包括梅桥4万户新居民也没有想像的商业综合体,这是全县人民的共知!
其他区县出去招商引资,我们商业停留在十年前,太平洋国购10年开业,泰悦城15年开业,西子国际16年开业,桃源广场19年开业,我们现在的跟多商业都是以前的产物,近几年城区对新市场的开拓和更新除了城隍庙露天商业街几乎没有了!天悦广场16年拿地算20年开工也烂尾5年了,宁海还是在原地踏步,一层不变!没错,商业方面就是一层不变!没有商圈带动周边的市场就不会兴盛,宁海商务局对市场变化和群众需求感知不强,对市场做出错误预判,是对城市未来商业繁荣和市民需求的极端不负责!
宁海有没有消费潜力?首先宁海一年350亿元的社会消费额足够以证明,应家山大梁山啤酒厂改造成商街,兴海家园、海湖府一圈商街的客流足够以证明!再说周边的县市,不仅在存量商业进行更新而且对新商业体一直在招引,我举例周边县市说明:天台县引进了商城,又打造了赭溪老街,夜景惊艳抖音;临海在打造府城文化街的同时,又建设了临海伟星·星悦广场比西子国际还多了一层,停车库都是非常超前的,但是临海还有银泰城,又引进了熊出没大型游乐园,这是我们宁海所没有的;新昌引进大学城(浙江工业学院和浙江药科大学)、新银泰城、航空材料城、生物医药城,仅大学城1万师生就可以带动新银泰城的消费,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是消费主力;象山引进海警学院、宁波财经学院,又新建了万达广场,又在谋划大目湾南部新城新的商业体;就连三门这样的弱县在有星悦广场的同时,还在招引老亚达地块的商场;再说慈溪新引进了上海仁济医院杭州湾分院、浙大邵逸夫医院慈溪分院等三甲综合医疗机构,又建设了云泰·新河坊建设比我们天悦广场晚,杭州湾奥特莱斯盛世里比宁海奥莱也开业了,都比我们规划建设晚,而我们一个个烂尾,这不值得反思吗?顺市场饱和,为什么周边县市都在马不停蹄招商引资,而我们宁海却要无视桃源2万户青年新市民需求(就一个菜场)对市场作出错误评估,难道要把青年全部赶跑吗?
至于为什么会被市场客流造成错误评估,我想是桃源广场和城隍庙的假象造成了商务局对市场的预判不精准,从奥特莱斯到奥莱广场第六空间家居换了几次也没有入驻,桃源广场本身是小体量商业,室内机构设计有很大的问题,根本就没有竞争力,但是通过新团队入驻后自改。经过他们对内部结构的改造与新业态的招引,也好起来了,这个大家都看得到的!城隍庙商街是西子集团开发桃园里后顺带给周边市民做的配套,首先是露天广场等设计问题,商业街暴露在烈日下,风吹日晒、雨淋雪打,业态定位不清,该有的西子国际都有,没有竞争力,全部是小吃,像样的大餐饮没有,电功率不够,就连层高都有问题,很多人都要低着头才能去二楼,跟小矮人房子一样,走廊和凉亭的座椅只有40公分,只要屁股大的人根本都不能坐,也没有足浴、KTV、大型游泳室健身、小型酒店,没有像样的综合体应该具备的商业特征,城隍庙商街各四合院都没有很好的串联起来,商街的人流动线与周边商业的互动结合几乎没有,还有缑城文化广场造好后就放在那边养蚊子不管了,没有很好的发挥社会资源、利用好土地资源造福周边市民。我知道城隍庙商街有文保点,但是外面怎么做的,人家是回形商业综合体,把文保点围在中间,既达到了保护与观赏性,又保证了商场的室内舒适度,又引进了大型业态,我想商务局还是缺乏对商业专业领域的认知,通过对部分失败商业体客流以偏概全,去决定宁海未来市场,未免对城市未来发展与市民生活出行需求的极端不负责任!现在外面都是3.0商业,室内公园、室内体育馆、室内游乐园、商业综合体一体结合,商业品牌也比宁海多,宁海还是传统商业一层不变,现在宁波自媒体说到宁海就是市场封闭,我也拿得出证据,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不与外面市场与时俱进,我是看不到未来了!
难道宁海城区今后就只能做邻里广场(教培健身餐饮)做配套吗?只要一个欧德隆分店入驻,菜场必死,那么前期提升菜场环境提高摊位费意义何在?这个市场定位没有问题吗?
![]()
展开